第二百二十八章 当断则断-《国潮1980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也就能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能力究竟有多大。
    看看是否有自己应付不了的情况,找到自身的不足。
    更何况真办成了,收益也是巨大的,就能遂了他的心愿。
    要不试这么一次,他又怎么可能甘心呢?
    总之,既然广告协议已经签订,那顺理成章,下面就进入真正的实际操作阶段了。
    这一方面是宁卫民抓紧时间,按照广告上的技术条目,编写具体的技术内容。
    另一方面,就是他联系古四儿,去商量出售技术的代价,打算先捞回成本再说。
    写东西很好办,全是宁卫民肚子里现成的玩意。
    这又不是写小说,用不着润色,只要条理清楚,意思准确就行。
    而且白天夜里,宁卫民都有大把时间爬稿子。
    一天写完,一天修订整理,轻轻松松的事儿。
    写完了就是汇编成册,该批量生产了。
    这事儿也容易。
    宁卫民不用铅字印刷,用油印,就是学校印卷子的那种土办法。
    他自己只不过再花一晚的时间用蜡纸刻了版。
    晚上借用单位的设备,用公家的纸张油墨,很容易就印出了一百份教材。
    而恰好也是这个时候,古四儿那边有信儿了,他带着俩哥们儿如约来接洽,成了最早领走教材的仨顾客。
    不过交易过程也出了点儿小岔子。
    最终成交的价儿并不是当初说好的三百块,而是二百六。
    之所以会如此,是那古四儿带来的另外俩鱼贩子耍鸡贼,临时变卦。
    他们大概是吃准了宁卫民急需用钱,一时又难找其他人。
    非要先掏一半的钱把方子拿走,试验成功了,才肯付剩下的一半。
    这明显就是想打五折,要变相赖账的手段啊。
    可这三百一下就变一百五了,宁卫民哪儿能干啊?于是一口回绝。
    古四儿似乎也并没想到会有这出戏码。
    愕然之间,面对宁卫民责问的眼神,他觉得很有点挂不住脸儿,帮着宁卫民据理力争。
    可即使如此,毕竟难抵财帛动人心。
    五十块钱,那已经是一个月工资啦!
    跟着古四儿来的那俩小子,眼界就这么大,其他的都不顾了。
    做出不成就拉倒打算破罐破摔的姿态。
    说他们肯掏五十,还是因为古四儿担保呢。
    毕竟没亲眼所见,谁能完全相信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