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所以,朕决定仿照岐黄研究院的医士等级对研究人员进行等级的划分,这不仅是俸禄的依照,也是研究权限、申请经费、学术地位等等的象征。” 说到这里,崇祯停顿了几息,眉头皱了皱:“既然说到了这里,那顺便将教育体系的讲师体系也一并探讨一下吧,只有先确定了教育体系才能决定科研体系。” 众人一听,立刻齐声道:“臣等请陛下明示!” 崇祯摆了摆手,示意众人回座,然后看向礼部尚书刘宗周:“刘爱卿,礼部负责全国的教育问题,你给朕说说现如今的体系吧!” “臣遵旨!” 听见皇帝点名,刘宗周立刻起身回应:“陛下,在三级义务教育之前,中枢的教育机构就是国子监和翰林院两个地方,但主要还是以国子监为主。 国子监的学生都是都是来自各地举荐上来的举人、秀才、贡生等等,抛开管理人员外,教授学生的官职有四个, 分别是教授和管理修道、诚心、率性堂的学录,教授和管理正义、崇志、广业堂的学正,这两者人数不定,但都是正九品。 再其上就是辅助博士的助教,虽然是助教但也要教授学生,最后就是五经博士了。 这四类官员必须由 进士出身或举人出身的人担任,进士出身的人因为起点高,所以升的高且上限高, 举人出身的晋升慢且上限低,按照历代的记录来看,举人出身做到五经博士算是很高的,然后就是下方到州县去担任一些佐贰官或者知县类的,这算是到头了。 这四类官职晋升的标准采取的是三考黜陟法,在满足出身的前提下三年一考,决定升、降、调、留。 考核内容分为三项,第一项则是教学成果,培养出的学生在在历事(实习)和科举中的表现; 第二项则是自身的管理能力,能否有效管理监生,维持学堂秩序,这一条虽然听起来很空,但实际上是学生对他们学术水平、德行、名望的考察。 第三项则是学术水平,主要考察的是自身学问是否渊博,能否胜任经义讲解。 三级义务教育推行之后,国子监改为大学,体系照搬了国子监的这个体系,但这近一年的时间看来,臣等发现了这个体系的弊端!” 第(3/3)页